『護理人員為我們開道,那是為入院收治確診者所導引的路線,抬頭一看發現我們來到太平間外頭,我的心漏跳一拍,驚嚇之餘只想把身上虛弱無力的孩子往懷裡抱得更緊些!誰能料到,那一瞬間,我們竟穿越陰陽。』
「大家一起倒數,5、4、3、2、1,新年快樂!」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竟還在醫院裡,手裡握著一條細細長長的點滴線,轉頭一看,孩子還在沉沉的睡夢中,那嘴角笑容甜甜的,真好,肯定是做了個好夢吧!
誰能料想到,跨一個年母女都確診Covid-19?並沒有在外群聚狂歡,而是回老家與親人團聚。隨著疫情解封,社交和經濟消費活動都變得活絡熱鬧了起來,好像從來沒經歷這疫情似的,看到緊戴著的口罩,好像才稍稍喚起了大家的意識,喔2022年12月當時進到室內仍然尚未解封口罩禁令呢!但緩解的疫情,似乎也讓大家的防備心態鬆懈了不少,尤其冬季感冒肆虐,好像身邊隨時都有正在感冒的人,而病毒就選在這時候悄悄向我們母女靠近,而我們卻毫不知情。
其實我知道家人當時正在感冒,他們也已經在吃感冒藥治療,但誰能料到竟然是確診?事後想想我相當自責,我真的很氣自己沒有勇氣也不夠謹慎,未能及時阻止感冒的家人近距離接觸孩子,甚至請他們直接戴起口罩。然而,因為大人們的輕忽,我自己也確診了,而不到八個月大的女兒也接連身體不適!比女兒早一天驗出陽性反應,在這之前的兩天,其實我的喉嚨就開始不舒服,因為是主要照顧者的身分,所以為了照顧小小孩的健康,我二話不說戴起口罩,開始每天早上的自戳篩檢,果不其然,第三天驗出陽性反應。
![]() |
開始覺得身體不舒服,但檢驗仍是陰性時,我全天戴起口罩照顧孩子。 |
家人有句話,在自己和孩子雙雙確診後,聽起來分外刺耳可笑。「不要大驚小怪的,現在確診都是輕症,只是感冒而已,為什麼要看得那麼嚴重呢?」是阿!自己確診也就算了,但誰會希望自己的孩子確診呢?當然也不希望孩子症狀變嚴重,但誰能料到,相隔不到一天的時間,我們進出了醫院急診兩次,而第二次進了負壓隔離病房治療,甚至收治進醫院的隔離病房調養呢?
![]() |
![]() |
孩子送到急診的負壓隔離病房,接受治療 |
![]() |
醫生給予支氣管擴張相關治療 |
病情變化得很快,隔沒幾天,我就跟著孩子一起收治進醫院裡頭,聽說這一批裡頭很多一兩歲的小孩子都確診了,醫院不敢輕忽,因為小小孩病情變化快,需要留院治療觀察,我們幾組人拿著行李,跟著醫護人員穿越特別通道,那是為入院確診者設立的專用通道,很陰暗幾乎是沒有人群,我雙手把孩子抱在懷裡,一位家屬陪同我老公拿著我和女兒的大包小包跟在後頭。走過重重關卡,門一開乍看是很像車道的地方,抬頭一看,是太平間,我嚇死了,把懷中虛弱無力的女兒摟得更緊些,這裡好冷好冷。我們穿越到後頭另外一棟的隔離病房樓層,先生當時也只能停在門外了,剩下的路只能我抱著女兒自己走。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