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說故事的人|回到人間

〈Jkduck談理財〉〈Re:從零開始的投資世界生活〉




投資的祕密,很多人看不懂想不明白,其實就是價低時買高時賣,這句話相信大家都有聽過(?)我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做理財的一些規劃,希望藉由整理和分享和各位蕉流蕉流...

第一步,也是最穩的一步-存銀行
廢話,但可以挑利率較高的銀行,尤其近幾年開始起來的數位帳戶,有越來越多的銀行開始開出高利率的方案來吸引顧客,從台新Richart1 %開始,永豐大戶的1.1%、新光的1.6%...等,建議可以多加比較,選擇自己適合的銀行。

第二步-信用卡
若第一步是用來固本,那第二步則用來節流,節流除了自身節檢以外,有些不得不花的花費,可以使用信用卡來幫忙節省!現在信用卡優惠眾多,從最以前的累積點數到現在的累積里程、現金回饋,在實體或線上消費也都有各種優惠方案,以前幾年的鄉民愛卡台新gogo卡為例,實體消費回饋1.5%、指定通路線上消費則是3.5%,也能幫人省下不少荷包。

第三步-記帳
你知道你每個月花在交通應該上面多少錢嗎?吃東西呢?如果這些你都不清楚,建議你從今天馬上開始記,記帳非常麻煩但有效,你可以清楚的看出你每個月的進出,花費都花去哪裡了?哪邊是超支?每個月可用的餘額剩多少?

第四步-估算
投資一定有風險有賺有賠投資前請參閱相關說明書(?)請開始注意自己銀行的水位,要把錢拿來投資前,請先注意自己要有一定的生活費;比較簡單的估算方式是銀行裡的水位請至少夠維持你半年的花費,以免突然心情不爽辭了工作結果待業半年之類….



第五步-定存
同樣是很穩的存在銀行,定存比活存利率來的高,但相對少了靈活性,若錢放入了定存,就不能像活存要領就領;活存若本身有在出國,也可考慮趁低價時直接購入要去國家的貨幣,比如美金、日幣等,也可看做是一種投資,但購買時若是直接存入戶頭請注意是活存還是定存,目前銀行的趨勢是活存的利率給的逼近定存,但你能存的時間短,大家可視自己需要選擇。

第六步-基金
若要學習投資,基金可能是最容易入門的一個物件,除了去證券戶,從銀行就可以買基金了,在買之前通常會測你可承受的投資風險,再讓你知道你能買那些基金,現在各家銀行也有推行所謂的智能投資,讓機器人幫你操盤,不過我個人沒有試過不知成效如何。若要投資基金,個人做法是定期定額購買,長時間持有,一方面省事不用去找進出場時機,一方面用市場機制來分散個人操盤的風險。

第七步-股票
股票應該抱持一個概念,我認為這間公司穩定、有前景,所以我投資這間公司,而非短期進出炒短線,一般人的判斷不會比市場機制來的神準,一些老師還是啥營業員也是,真那麼神他自己買就好了,還用得著說給你聽嗎?這也是近幾年ETF之所以受歡迎的原因,股票簡單來說是自助餐,你愛吃啥夾啥,ETF簡單來說就是幫你配好的套餐,別人幫你選好所謂的500大企業等,如果一個市場的前500大企業都倒,那老實說你要投資到沒倒的公司也是很有難度回過頭來說,股票相對買的方式就比較麻煩,台股去要證券戶開戶以外,美股需要使用First trade或Etoro之類的網站,而不論基金或股票,都可以使用定期定額的方式,以年為單位來持有。

第八步-買房
等有錢再說…請大家斗內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Jkduck食話食說〉〈火鍋106-粵式豬肚煲鍋-雷〉

因為是負評,不想貼網址增加他們點閱率,名字就叫火鍋106-粵式豬肚煲鍋,有興趣的自己估狗,順帶一提我吃的是大安店,但負評給的不是服務也不是環境也不是食材,所以換其他間店應該也是差不了太多. 當天點了 胡椒豬肚雞鍋 , 煲仔飯 , 肉 , 菇和海鮮小卷 ,承上所述,他們服務不錯,環境和食材也還行,但湯完全是不及格,虧他還以煲鍋為名-" 以雞肉、豬肚為底搭配多種天然藥材細火燉煮取其精華" ,在我吃起來,這湯完全只有胡椒味,其他燉煮的食材味道一樣也吃不出來,僅僅以濃為賣點,味道卻毫無層次可言,任何食材煮了吃下去就是濃濃的胡椒味. 其次在於價錢,豬肚鍋光小鍋的鍋底要380起跳,煲仔飯和肉基本也是200以上,倒不是東西真的品質很差,但以這樣的價錢,我期待的是有更好的品質,而不是一個味道膚淺的湯底,還有其他店家可以用更便宜價錢吃到的食材. 我事前在網路上查過評價才去的,718則評論4.4顆星,PTTFOOD版文章不多但也是好評,啥湯很好喝,很推,吃了想再去吃,我只想說這要不是花錢買來的,就是我的味覺太過刁鑽,總之我是無福消受,PO出來讓冤大頭少一個是一個,人生已經太難了,希望大家都能吃到真的好吃的餐廳. 懶人包:湯底只有胡椒味無層次 ,價錢很貴 ,雷!

《JerryXan玩美股》2020總結:你媽知道你玩美股發大財嗎!?

          好啦,其實我沒有發大財(先澄清),只是在總結了一年操作狀況後,發現自己真的是跟財神擦肩而過。不過因為第一年嘗試投資美股,所以這些操作的心得都是在美股中成長的養分,那些沒賺到的錢都是投資的機會成本,接下來就要來揭曉這一年操作的結論吧! ★  不斷動盪的2020,危機入市也是轉機         今年度我在eTORO這個平台投資了$1,800元美金,在12/4的金額為$2,065.07,以整年度的投資報酬率來算的話,大約為14.73%,其實這個獲益有點出乎我的意料的好,畢竟今年遇到COVID-19,全球經濟受到嚴重的影響,但現在經濟與科技高度發展,許多企業採取遠端上班的形式,雖然很多行業受到嚴重打擊,但許多超前布局的企業反而受惠,而川普投顧(?)的大聲疾呼、以及FED寬鬆到底的政策,也讓熱錢在市場上流竄,所以到了現在股市還維持著熱度,但2021就很難說會有什麼轉變了。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學費繳了就要長大         這一年來操作美股,雖然在年底看來有不錯的獲利,但中間其實繳了很多學費出去,如上面所說這些都是機會成本,而我算了一算這一年投資賠錢的部分為 137.63美金 ,而有平倉的部分獲利為 171.68美金 ,繳出去的學費中讓我確認了自己在美股想要的目標,以及最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所以其實整體來說不算太虧。         1.不要碰反指標: 其實繳出去的學費中,最多的就是我買了風險超高的反指標TVIX〈已經下架惹〉,當初也是同學報了一個好康,想說他行我也行,但事實就是證明我不行。因為反指標的跌幅很大,如果情報不夠的話,很容易就會錯過機會,再加上我沒辦法整個晚上盯盤〈美股是晚上開盤喔!〉,所以這兩次虧損後,也讓我下定決心再也不碰反指標!         2.不要開槓桿: 網路流傳人生三大錯覺- 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我覺得應該要加上第四大: 我能開槓桿! 基本上一個資訊不足的人開槓桿就是找死,因為在eTORO上面開槓桿,會收取隔夜利息,槓桿幅度越大利息就越重,碰到假日利息也是照算,基本上我覺得這個就是給搞當沖的人去玩的,所以我現在也不碰了。         3.了解自己: 買股票真的就是赤裸裸面對自己的時候,在用虛擬盤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就像是趙子龍一樣可以七進七出、渾身是膽,但用真實的錢就發現根本弱雞,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心浮氣躁。而

《JerryXan看文創》當一個作品失去了粉絲之後

          近幾年台漫界風風火火發生了許多大事,不管是新的作品誕生或是舊的作品復刻,都為台漫界注入了許多新的氣息。而在這之中也發現許多人都想要努力將台灣的動漫產業鏈完整地建立起來,一方面對這些業界人士感到佩服之餘,但另一方面還是會很現實的去思考當一個作品失去粉絲之後,他的價值到底在哪裡?         在「文創」這個概念興起的時候,可以說有各種的解釋以及誤傳,但有一個解釋是我最喜歡的:只要一個文本、創意有了粉絲之後,他就可以稱之為文創。而這也是近代文化創意產業的核心精神: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所謂的文化創意,就是一門好生意,但如果講到生意,卻又會讓創作者反感,他們可能會覺得自己創作並不是為了錢,而是我創作自己喜歡的故事,賺不賺錢無所謂,但不可避免的就是創作者們也須面對生活七件事,所以當他的創作沒有粉絲願意「付錢」買單的時候,這個作品的價值就只能在他心裡面。        所以當一個作品失去粉絲之後,是不是就代表這個作品沒有價值?如果站在商業價值來說,可以很肯定地給出答覆,因為商人就是將本求利,沒有辦法賺錢的東西就是沒有商業價值。但如果以文化角度來說,則會持保留態度,因為文化創作本身就帶有他的時代背景與他的價值,以人類發展的歷史來說,這些文化創作跟古蹟一樣重要,因為他承載了當時創作者的生活、人生價值、背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可惜的就是,即使這些創作在怎麼重要,當他沒有粉絲的時候,商業價值幾乎趨近於零。         其實會有這個感觸是來自於今年上市的電影《諸葛四郎-英雄的英雄》,這部作品其實是屬於父母那一輩的懷舊作品,自己是小學的時候在圖書館看到的,但現在也沒甚麼印象。當推出的時候就在思考,這部電影到底是要召喚那些族群、他的目標又是什麼?說實在,其實六七年級生多半都是在日本漫畫洗禮長大的年代,這部作品離我們非常的遠,基本上很難召喚到這個年齡的觀眾,而父母那一輩真的會去看一部動畫電影懷舊一番嗎?這點在自己心中打上一個問號。更不用說現在的國高中生了,他們會去看鬼滅或是咒術迴戰,但實在很難說會想去看這部電影。當檢視之後,比對新聞上的一些報導角度,個人認為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完成漫畫家的一個遺願,讓四郎在大螢幕上活動起來,也讓這部作品有了新的生命,但之後能不能延續下去,就要看後續對這部作品的規劃。         寫這個議題,其實心中的想法是很複雜的,因為一方面會

三木生 | 推薦書:2007年亞馬遜最佳理財書 - 大腦煉金術

訓練自己的頭腦,讓自己走向成功投資人之道 書中第一章節 - 神經經濟學,先幾張腦部結構的圖,讓我開始對於此書有點膽怯,但裡面點出了很重要的第一個重點,所有投資者最大的敵人 - 自己。我們很容易被自己的大腦以及情緒給騙了。甚至很多時候,你覺得很清楚自己投資個性的人,但其實不然,也借用了 『亞當斯密 』 著作 < 金錢遊戲> 說到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的人,想在華爾街上找到答案,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也因此 每次朋友找我詢問投資的事情時,我第一次事情也是會先問的你了解自己嗎?說實在,我也以為我原本我了解我自己,但每次在進入投資市場時,我覺得卻讓我更了解自己不同面的樣子。 關於這部分,我怎樣做呢? 以前的我,可能比較在乎所謂的帳面數字,但因為經歷過 2020年風暴,以每個月 復盤 的方式,去檢討自己每個月的體悟,但因為自己的腦子有限,還希望有多一點夥伴可以一起參與檢討。 訓練自己反映與反射系統的合作,讓自己在思考與感覺中找到適當的平衡 一旦自己感覺的事情存有疑問時,要正視自己的疑問,並且過程中建立假設去驗證是否疑問確實存在,假設不要太過於直接直白對與否 / 是與非,而是追問自己怎麼會有這樣的疑問,進而找到疑問的根本。除了證明疑問之外,同時需要設立反證,從另一個角度去打擊自己的疑問加深其問題的嚴重性針對書中這部分的內容,在我自己研究個股以及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時,一直在練習。 研究台股個股時,從基本面看到財報面 到質疑目前股價是否有反應,沒反應的原因等等進行討論,後面再看整體行業生態的健康度後,才納入自己的觀察名單等待事件的發生。當然事件本身也會影響自己手頭上面的現股,自己在每週檢討現股問題,其實有的時候會很難放棄,因為上個月的盤點過程中,整理了自己的損益表加上自己也確認環境大方向之後,了解自己欠缺的知識內容,重新面對自己。 貪婪之前,更重要的事 -『三思而行』 大家都知道在大家恐慌之前,我就是要貪婪,但是這個貪婪要付出的代價,自己能承擔嗎?說中提到了,有的時候預期感會帶給大家一種滿足了大家的想像,然而最終的報酬卻無法帶給大家這樣的滿足,我對於這段文字不短的反覆咀嚼著,針對這個文字有以下的了解: 因為預期出現某些信號時,會有某種報酬,因此自己就會追尋這個信號的出現,但過程中卻不知道以投入多少自己的心血,造成以小失大的情況

三木生 | OKR:做最重要的事

那年,我遇見的OKR  2017年,第一次聽到 OKR,是從來自美國 IDEO 的朋友口中的介紹的『 OKR 是一套Google 一套公司目標設定方法。』,他也將這個制度分享給公司 HR 並設計了一個 prototype 。 去年年底,擔任公司 CTO 的朋友送我了一本書『 OKR:做最重要的事 』,過年期間認真的讀了這本書之後,省思了當時過程 prototype 的過程。 當時的我也是一名參與者。起初設定制訂個人年度 OKR, 且由個人將自己對於年度任務進行拆解,但因為缺少了定期檢視以及當偏離當時目標時快速調整等機制,最後導致自己年度 OKR 以失敗收場。 我們重新了解一下什麼是 OKR ? 目標與關鍵結果(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前面的『目標』表示是你想要完成的事情,而後面的關鍵結果代表的是你如何達成他。當 OKR 落實在公司組織中,將達成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要做什麼事情,且了解做這些事情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會讓大家在做的過程中不會偏移方向。 OKR 是由目標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理論演變而來,MBO 將目標告訴大家,而怎麼做這件事情,並沒有明確定義下來,這樣的方式需要自動自發的組織,自行定義任務達成目標,但缺點會在於執行過程中會造成大家在做的過程中,無法確認作這這件事情是否正確。所以 OKR 基於 MBO 調整增加了關鍵結果,進而達到整個團隊了解怎樣做。 大家以前常聽到的 KPI ,我認為是衡量目標最後的完成效果,會是 HR 或是 管理職與高階主管回報事情成效時使用,而 OKR 是管理者與團隊溝通的工具,確保大家對於事情上面的要作的事情可以一致。 OKR ,就如剛說明的組成內容分成兩部分: 1.  目標 2. 可量化的關鍵結果(時間以及數量) OKR 需要將以下心法搭配操作: 1. 少即是多:精心設定的目標是為了傳達一個明確的信息,他是團隊中做事準則,已經告訴大家作哪些事情以及哪些事情不作,且每個目標都應該最多制定5個關鍵結果。 2. 至下而上設定目標:為了促使員工參與,鼓勵團隊和個人與管理人員進行協商制定 OKR。 3. 共同參與: OKR 已確定修先事項,但在關鍵結果中,可以商討並與團隊達成共識。 4. 保持靈活:在執